为深化师徒制育人实效,精准解决会展专业新生入学适应难题、明晰成长方向。继第一轮小组教师们对25级师徒制新生开展兼具温度与深度的专题研讨活动。9月26日,其余各组老师以“学生需求”为核心进行了第二轮师徒制新生会谈,通过一对一暖心交流、建立专属档案卡、细化学业与职业规划指导,为新生未来四年的大学时光与长远职业发展筑牢根基。
卢新新老师和朱俭老师与师徒制学生交流
此次研讨的一大亮点,是卢新新老师与朱俭老师共同为学生建立“师徒制学生专属档案卡”。档案卡以“一人一档、动态跟踪”为原则,涵盖三大核心模块:其一为“学生基础画像”,详细记录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、兴趣特长(如是否擅长文案策划、视觉设计)、职业意向雏形,甚至包括“希望提升的能力”(如沟通表达、应急处理);其二为“困惑与需求清单”,将学生提及的“担心实践经验不足”“想了解会展细分领域差异”等问题逐条记录,作为后续指导的“精准靶点”;其三为“成长跟踪栏”,两位老师明确表示,后续将定期更新学生的课程成绩、实践参与情况、竞赛表现等内容,根据学生成长动态调整指导策略,真正实现“个性化护航”。“这张卡片会跟着你们四年,我们一起见证每一步成长。”卢新新老师拿起档案卡,认真填写学生信息时说道。
卢新新老师结合行业细分领域,引导学生梳理“职业规划”:通过“你更擅长创意构思,还是喜欢现场统筹?”“对会展营销的新媒体方向感兴趣,还是更倾向于会议项目执行?”等提问,帮助学生锁定职业兴趣点;随后与朱俭老师共同拆解职业目标,将“成为会展行业专业人才”细化为“短期(毕业1~3年,成长为初级会展项目专员)、中期(5年,晋升为项目主管)、长期(10年,成为细分领域资深专家或自主创业)”三个阶段,并针对性列出“能力提升清单”——如想从事策划岗,需重点锻炼方案撰写、数据分析能力;想从事执行岗,需强化沟通协调、应急处理能力,让模糊的“职业想法”转化为“可落地的行动方案”。
参与研讨的学生纷纷表示,此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“被用心对待”的温暖:“朱老师和卢老师不仅帮我们理清了学习思路,还记挂着我们的生活小事,特别贴心”“专属档案卡让我觉得自己的需求被重视,不是‘泛泛的指导’”“之前对未来很迷茫,现在四年学业和职业目标都清晰了,国庆假期会好好完善规划,跟着老师的指导一步步走”。
李明屿老师与师徒制学生交流
与此同时,李明屿老师首先逐一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、兴趣特长等具体情况,搭建个性化指导基础。随后,他重点询问学生未来学习规划与职业目标,在学生积极发言后,结合当前会展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及学院校企合作资源,对学习规划提出 “细化阶段目标、补充行业前沿课程” 的建议,针对职业目标则从岗位需求出发,帮助学生优化方向,如建议会展策划方向学生增加项目实操经验积累。在专业课程讨论环节,面对学生 “希望走出课堂、参与更多实践” 的诉求,李老师表示学院当前大力整合资源,推动展会考察、现场协助等实践活动融入课程。学生们深受鼓舞,纷纷表态将遵循指导,珍惜在校时光,全力提升专业能力。
此次开展的师徒制研讨,是专业践行并延续“以生为本”育人理念的又一轮生动实践。专业将持续深化师徒制模式,鼓励教师以“暖心关怀+精准指导”为抓手,通过建立学生档案卡、常态化交流研讨等方式,为学生搭建“个性化成长平台”。相信在专业老师们的持续护航下,更多会展专业学子将明晰成长航向,成长为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,实现人生价值。